全国课程服务热线
010-64411319
在线咨询
咨询电话
客服电话:010-64411319
返回顶部
首页
课程中心
学习中心
考试系统
证书查询
专家团队
资料下载
帮助中心
关于我们
登录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
>
全部课程
>
中医专长
中医专长
中医专长
课程目录
试听课程
课件下载
第一站
第一单元 肺系病症
第二单元 肝胆系病症
第三单元 脑系病症
第四单元 脾胃系病症
第五单元 心系病症
第六单元 水肿类病症
第七单元 郁症类病症
第八单元 肢体经络病症
第二站
第一部分 中医操作
第二部分 闻诊操作
第三部分 按诊操作
第四部分 脉诊操作
第五部分 舌诊操作
第六部分 问诊操作
第七部分 针灸
第八部分 常见急性病症的针灸治疗
第九部分 针灸技术
第十部分 推拿技术
针灸学
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
第二节 腧穴的分类、主治特点和规律
第三节 特定穴
第四节 腧穴的定位方法
第五节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
第六节 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第七节 足太阳膀胱经、腧穴
第八节 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腧穴
第九节 手少阳三焦经、腧穴
第十节 足少阳胆经、腧穴
第十一节 足厥阴肝经、督脉、腧穴
第十二节 任脉、腧穴
第十三节 毫针刺法
第十四节 常用灸法
第十五节 治疗总论
第十六节 针灸治疗
第十七节 妇科病症的针灸治疗
第十八节 皮外、骨伤科病症的针灸治疗
第十九节 五官科病症的针灸资料、急症的针灸治疗
诊断学
第一单元 绪论
第二单元 望诊
第三单元 望舌
第四单元 闻诊
第五单元 问诊
第六单元 脉诊
第七单元 按诊
第八单元 八纲辨证
第九单元 气血津液辩证
第十单元 脏腑辨证
中药学
第一节 中药的性能
第二节 中药的配伍
第三节 解药表
第四节 清热药
第五节 泻下药
第六节 祛风湿药
第七节 化湿药
第八节 利水渗湿药
第九节 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
第十节 驱虫药、止血药
第十一节 活血化瘀药
第十二节 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十三节 安神药
第十四节 平肝息风药、开窍药
第十五节 补虚药
第十六节 收涩药
第十七节 攻毒杀虫止痒药
中医基础
第一单元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第二单元 精气学说
第三单元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第四单元 五行学说
第五单元 心的生理功能和特性
第六单元 六腑的生理机能
第七单元 奇恒之腑
第八单元 体质
第九单元 病因
第十单元 发病
第十一单元 邪正盛衰
第十二单元 防治原则
中医内科
第一节 感冒
第二节 咳嗽
第三节 哮病
第四节 喘证
第五节 肺痈
第六节 肺痨
第一节 心悸
第二节 胸痹
第三节 不寐
第三讲 脑系病症 1.头痛
第三讲 脑系病症 2.眩晕
第三讲 脑系病症 3.中风
第三讲 脑系病症 4.痫病
第三讲 脑系病症 5.痴呆
第四讲 脾胃系病证 1.胃痛
第四讲 脾胃系病证 2.痞满
第四讲 脾胃系病证 3.呕吐
第四讲 脾胃系病证 4.噎膈
第四讲 脾胃系病证 5.呃逆
第四讲 脾胃系病证 6.腹痛
第四讲 脾胃系病证 7.泄泻
第四讲 脾胃系病证 8.痢疾
第一节 胁痛
第二节 黄疸
第三节 积聚